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典型材料二篇

思而思學網

【篇一】

今年以來,西湖鄉(xiāng)黨委立足于先鋒富民行動,著眼于創(chuàng)建服務型黨組織,直接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在全鄉(xiāng)黨組織和黨員中深進展開了“黨群連心工程”,推開工作氣力向基層下沉、資源向基層傾斜、服務向基層延伸,使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有力地助推了西湖經濟社會逾越發(fā)展。

一、建立民情檔案,體察民情心中有數。在全面推動網格化管理服務中,鄉(xiāng)黨委將全鄉(xiāng)7村1場科學劃分為49個網格單元,132名黨員干部充當網格連心服務員,并配備民情信息員98名。連心服務員、民情信息員通過一次次的進戶搜集,一回回的促膝長談,認真填寫民情登記卡,建好民情臺帳,逐漸健全了民情檔案“三張單”(村情單、事情單、戶情單),做到農戶家庭基本情況清、收進情況清、就業(yè)情況清、主要訴求清,實現(xiàn)“一戶一檔”。截止目前,共進戶調查2810余戶,建立民情檔案2630個。建立民情檔案,把百姓情況裝進心里,豐富實用、動態(tài)管理、及時更新的檔案資料,正逐漸成為鄉(xiāng)村工作的有效“寶貝”。今年以來,鄉(xiāng)政府通過在外務工職員的民情信息反映訴求,建立了設施蔬菜創(chuàng)業(yè)基地,實現(xiàn)了外出職員在家創(chuàng)業(yè)的愿看;北溝村利用民情檔案中記錄的農戶詳實田畝數據,成功調解了村民田地糾紛。

二、堅持民情溝通,拉近感情推動民生。為切實解決“干群見面機會少、村民辦事不方便”的現(xiàn)實困難,鄉(xiāng)黨委建立了民情溝通“三個一”制度,即:一周一集中,一月一走訪,一季一溝通。每周星期三,在各村級活動場所內,鄉(xiāng)、村、組三級干部聯(lián)動,展開聯(lián)合辦公,為村民集中辦事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法律支援等服務;每個月包村干部都要深進重點戶家中最少走訪1次,切實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及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幫扶措施辦法;每一個季度,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進行民情份析研判,組織展開黨員學習、遠程教育、民主議政等活動,在干群互動交換中,解決題目,拉近間隔,促進感情。今年以來,全鄉(xiāng)各村已展開各種情勢的溝通活動56場,征求意見建議112個,解決事項63件。民情溝通“三個一”從機制層面進一步完善了黨員干部直接聯(lián)系群眾制度,暢通了聽取意見、解決題目的渠道,從而及時解決群眾所反映的訴求,構成了干群一家親、干群同連心的良好局面。

三、做到“五必到”、“六應訪”,凝聚民心推動和諧。在黨群連心工程推動進程中,要求網格連心服務員必須做到“五必到”、“六應訪”,對網格內召開重要會議,發(fā)生突發(fā)事件,舉行重要活動,農戶要求解決重要疑問題目,農戶家中發(fā)生重大變故干部必須到場;對村組老干部、老黨員、困難戶,上訪戶、種養(yǎng)大戶、個體私營企業(yè)主等對象必須走訪。積極支持配合村支部工作,為他們出思路、想點子、謀發(fā)展,幫助分析制約和影響村里發(fā)展的突出題目,想方設法幫助破解要素制約,著力解決村里的實際題目,及時發(fā)現(xiàn)處置苗頭性題目,及時向上級反映有關情況,耐心細致做好群眾教育和思想疏導,引導群眾以理性正當情勢表達利益訴求,幫助化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題目,最大限度消除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把題目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實現(xiàn)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自活動展開以來,駐村干部幫助村里謀思路、出點子133條,解決困難題目152個,化解矛盾糾紛51起,走訪困難戶、老黨員近265人,辦實事、好事221件,進一步拉近了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間隔,凝聚了民心。

【篇二】

一、引言

街道地處古城南翼,新城中心,是典型的城郊結合區(qū)。街道轄區(qū)面積33平方千米,下轄4個社區(qū)居委會,33個居民小組,截至底,街道總戶數3757戶,11726人。街道黨工委下設6個黨支部,3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83名,流動黨員3名,年內新發(fā)展黨員11名。街道緊扣“8433”目標體系,按照“服務改革、服務發(fā)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目標要求,采取措施,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chuàng)建工作。

二、主要做法

抓載體,強化服務能力。街道緊緊依靠社會服務載體延伸服務觸角,以黨組織為“點”,帶動社會服務載體這個“面”,逐步形成以基層黨組織,各種為民服務載體為補充的立體化為民服務網絡體系。一是制定了《街道創(chuàng)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實施方案》,以直接聯(lián)系服務群眾為著眼點,緊扣“8433”目標體系,努力解決直接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繼續(xù)深化“三型三用”和“問需千家訪、問計萬家行”活動,街道機關22名黨員干部結對聯(lián)系群眾44戶。二是年內扎實開展了在職黨員到社區(qū)報到為群眾服務活動,街道機關支部黨員分別到四個社區(qū)報到,力所能及地為社區(qū)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9個。三是扎實開展“紅色股份”和“紅色信貸”工作。開展了強基惠農“紅色信貸”專題培訓,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街道開展社區(qū)集體經濟“紅色股份”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年內投入15萬元實施了昭慶村“紅色股份”項目,向昭慶市場注入集體股份,村黨小組每年可獲得紅利2萬元。四是扎實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街道6個黨支部, 483名黨員全部參加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中征求群眾意見建議3714條。街道收集的74個當前群眾最急最需最盼的問題,在街道能力范圍內已解決34件,8件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街道在項目開工后立即給予資金支持,5件需要長期整改,尚余的27件未解決的已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并列入中長期整改方案中,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同時開展了 “‘ 庸、懶、散、慢’等問題”、 “黨務、政務、村務公開”等5項專項整治活動。

抓基礎,強化服務保障。一是落實好社區(qū)工作經費和社區(qū)干部待遇問題。認真落實區(qū)委關于提高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和社區(qū)干部待遇的規(guī)定,按時撥付每個社區(qū)每年2萬元的黨建工作經費,撥付每個居民小組每年1,500元的工作經費,安排每年每名社區(qū)黨員教育培訓及活動經費100元,及時兌現(xiàn)社區(qū)干部補貼。二是加強“三有一化”建設。根據全街道33個居民小組的實際,我街道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梯次抓實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目前每個居民小組都有活動中心,21個居民小組都擁有本村集體經濟。三是社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實施了兩個村的自來水管道擴容工程;投入20萬元實施了一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安裝了村道路燈;投資32萬元的門球場的地面改造、雨棚架設等工程已全面完成;投資120萬元,建筑面積800平方米的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中心即將投入建設;完成總長500米的村村組道路硬化并投入使用。新建活動垃圾房10個,新建社區(qū)密閉式垃圾箱30座,購置垃圾桶100個。完成農改廁250座,同時完成旱廁改水廁5座。

抓服務,強化隊伍建設。一是選派素質好,能力強、作風硬的優(yōu)秀干部擔任常務書記、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社區(qū)第一書記。二是切實加強對社區(qū)干部、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搭建鍛煉平臺,注重加強對黨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樹好基層黨員干部良好形象。

抓制度,強化服務保障。一是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機關干部職工每周一次,街道領導班子,社區(qū)書記、主任,雙管單位負責人每月一次,支委每月一次,黨小組每月一次的集中學習。制定了“黨代表活動日”制度,“支部書記學習日”制度,并嚴格照章落實。落實和完善中心組理論學習和“四個一”學習等制度,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認真抓好干部在線學習和農村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完成規(guī)定的學分和篇目。二是完善制度建設。街道新建制度25項,對13項不適應新形勢、新情況要求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廢止5項不適用制度。在四個社區(qū)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一步建立健全了“三會一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務村務公開制度等。

抓考核,強化績效管理。一是認真組織民主評議黨員工作。為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街道6個黨支部對黨員開展了嚴肅認真的民主評議,在黨員個人鑒定及組織鑒定相結合的基礎上,對黨員進行了民主評議。二是認真開展對社區(qū)的年底考核。通過考核,推動了社區(qū)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

三、存在問題

基層黨組織陣地軟、硬件建設依然薄弱,黨建工作經費投入不足。村組黨組織班子存在人員老齡化、文化水平不高的問題,難以適應服務基層服務發(fā)展的新要求。

四、下步打算

一是加大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投入,并大力鼓勵引導村集體經濟的發(fā)展,保證服務活動的經濟來源。

二是加強黨員隊伍學習教育、強化黨性鍛煉。解決好入黨為了什么、黨員應該做好什么的問題,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三是加強對年輕干部的選拔,全力打造學歷高、素質好、知識廣的基層黨組織干部隊伍。

四是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服務方式,探索“街道-社區(qū)-村社”三級聯(lián)動服務方式,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服務。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