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普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xù)至今,現(xiàn)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游勝地。
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共有五座山峰,因稱五峰山,又名清涼山。 因山高頂平,好像平臺,故又稱五臺山。山上最早的寺院,是東漢明帝時建立的顯通寺,寺中供奉無量壽佛。這里曾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到了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白馬寺來到五峰山一帶,認(rèn)為這里是文殊菩薩講經(jīng)說法的道場,于是就想在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薩?墒沁@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由漢明帝在洛陽白馬寺主持,舉行道士與兩位高僧的賽法,結(jié)果兩位高僧獲勝。從此,佛教界在臺懷鎮(zhèn)一帶就取得了建筑佛教寺院的權(quán)利,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顯通寺。從此,歷經(jīng)各個朝代的修建、擴(kuò)建,以臺懷鎮(zhèn)為中心的寺院最多時曾達(dá)到360多座,直到今天還保留著100多座。因此,五臺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位于全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浙江普陀山
位于舟山群島東部海域,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在浙江省舟山島東側(cè),屬于舟山市。浙江沿海漁民早就來此捕魚,最早寺廟建于858年,由日僧慧鍔主持其事,F(xiàn)有普濟(jì)寺、法雨寺、盤陀庵、靈石庵等寺廟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勝。據(jù)記載,五代后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和尚慧鍔從五臺山請的觀音像回國,路過普陀山,船遇大風(fēng)觸礁。這個虔誠的日本和尚,以為觀音菩薩顯靈,不愿東渡日本,于是便在普陀山上修建寺院,并取了一個有趣的名稱“不肯去觀音院”。此后普陀山成了觀音菩薩的道場,它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jìn)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并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shù)千。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xiāng)了。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
四川峨眉山
位于四川峨眉山市境內(nèi),是舉世聞名普賢菩薩的道場,佛教又稱為光明山。有山峰相對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為褶皺斷塊山地,斷裂處河谷深切。一線天、舍身崖等絕壁高達(dá)700~850米。山勢雄偉,隘谷深幽,飛瀑如簾,云海翻涌,林木蔥蘢,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建有仙峰寺、萬年寺、報國寺、伏虎寺、洪椿坪、遇仙寺等。山頂有舍身崖,中午以后往往可以見到水蒸氣折射而成的五色光環(huán),成為佛光。過去有不少信徒,以為見到佛光而跳崖舍身,就可以達(dá)到涅槃,所以起名舍身崖。山上有一個水塘,傳說普賢菩薩在這里洗象,人們就叫它洗象池。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輕松登臨,去極頂俯瞰萬里云海,在金頂可欣賞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燈四大絕景。
安徽九華山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nèi),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改名九華山。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臺、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峰最為雄偉。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fēng)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峰云海、平岡積雪、天臺曉日、舒潭印月、閔園竹海、鳳凰古松等。山間古剎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薩降生在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俗名金橋覺。他在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渡海到九華山,修行達(dá)數(shù)十年之久。九華山上的月身殿,相傳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dāng)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是中國道教圣地,四座山分別供奉真武大帝、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降魔護(hù)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由張道陵于東漢順帝時首創(chuàng)于四川鶴鳴山,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四大名山自東漢開始建觀修道場,延續(xù)至清末。
湖北武當(dāng)山
武當(dāng)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nèi), 屬大巴山東段。又名太和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拔洚(dāng)”的含義源于“非真武不足當(dāng)之”,這里的“真武”指的就是真武大帝。它是真武大帝修煉飛升的地方。到了元末明初,道士張三豐使武當(dāng)成為中華武林的最重要的門派之一。武當(dāng)山從山腳的武當(dāng)山鎮(zhèn)到主峰天柱峰頂端,分布著太子坡、紫霄、南巖、金頂(太和宮、金殿)等景區(qū)。各景區(qū)在群山懷抱中,周邊林木蒼翠,各個景區(qū)都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宮殿,來到這里,你可以靜下心來,去感受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川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相傳黃帝時期有寧封子,居于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fēng)云的“龍躋之術(shù)”,黃帝奉其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東漢時期,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看中了青城山靜謐幽深、靈凈高遠(yuǎn)的氣質(zhì),其便成為了道教的“第五洞天”、“天下第五名山”。直到今天,山上的天師洞、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老君閣、朝陽洞等數(shù)十座道教宮觀仍完好保存,與山間遮天蔽日的古樹一起,見證著兩千年來的歲月風(fēng)霜。青城山主要供奉的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又名道德天尊),是至高無上、先于天地的至尊神靈。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yù)。
江西龍虎山
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nèi),是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云錦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此地被神靈相中,他即差兩仙鶴導(dǎo)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xiàn)身,取代云錦。山因得名。據(jù)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后張?zhí)鞄熀笠崾谰育埢⑸,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jīng)一千九百多年。龍虎山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yù)為道教第一仙境。龍虎山主要供奉的是降魔護(hù)道天尊(即張?zhí)鞄煆埖懒?。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余座,道院36座,道宮數(shù)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安徽齊云山
(一).道教四大名山是哪四山 你去過哪個
位于安徽省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古稱白岳,據(jù)記載,有“道士皇帝”之稱的嘉靖皇帝而立之年仍無子嗣,遂命龍虎山張?zhí)鞄熑グ自罏槠溟_壇做法求子,而后果然靈驗。嘉靖帝龍顏大悅,因見其“一石插天,直入云端,與碧云齊”遂更名為 “齊云山”。齊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該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齊云山主要供奉的是廣援普度天尊(即丘處機(jī))。齊云山與黃山南北相望,風(fēng)景綺麗,素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譽(yù),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與云并齊”而得名,乾隆帝稱之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