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我感覺自己很幸運,在剛剛走進南師的時候,就趕上了第一屆學前教育學博士生論壇。當時研一的自己很懵懂,在學科的邊緣摸索,不知道哪里有路,更不知道剛如何去走。轉眼,研究生生涯就要結束了,三年的專業(yè)學習是短暫的,對于一個跨專業(yè)進來的學生來說,我對學前專業(yè)的了解還太少,與其說三年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不如說三年教會了我如何去學知識。
如今,面臨畢業(yè)的我們,有幸運的趕上了第二屆學前教育學博士生論壇。今天論壇拉下了帷幕,和許多老師的同學一樣,我們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和其他的各式會議不一樣,博士生論壇真正的為學術人提供了一個討論、交流和切磋的平臺。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每個問題都能得到學術高層人士的精心指導。我們的心靈一次次的被激蕩,我們的思路一次次的被理清,新的問題又一次次的被激發(fā)。通過論壇的討論,我收獲的不是一個問題的答案,而是一種做學問的方法、態(tài)度。透過一些小的問題,老師交給我們的是他們積淀多年的學術魅力。
由于論壇期間其他工作的耽誤,我只聽了三場分論壇。仔細分析,我發(fā)現(xiàn)三場不同主題的分論壇中透漏著學前領域三個很有趣的問題:1、專業(yè)發(fā)展面臨的社會問題;2、專業(yè)發(fā)展內(nèi)部的缺憾;3、專業(yè)發(fā)展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虞永平老師點評的專場,來自各個師范大學的博士生報告了自己對學前教育當前面臨的社會問題,包括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貧困農(nóng)村兒童教育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社會發(fā)展造成的,是我們學前教育必須關注的對象。學前教育是教育的起點,要做到社會公平、教育公平,必須從起點做起。學前教育最初是從城市生長出來的,最早的學前教育研究也主要在城市展開。如今,學前教育研究的觸角必須要延伸的更多兒童,只有締造全民、全納的學前教育,學前教育的學科發(fā)展才有可能完善。
在孔起英老師和西南大學劉云艷老師點評的家庭教育專場,我看到了我們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內(nèi)部缺憾。長久以來只重視幼兒園教育研究,而忽視家庭教育的研究,讓家庭教育研究成為了我們學科的軟肋。5+2=0(5天幼兒園教育+2天家庭生活=0)問題的存在,必須要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齊頭并進的發(fā)展才有可能解決。然而從這次論壇的參與人數(shù)的比重和論文的質量來看,家庭教育研究的確太弱勢了,的確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關注。從學科內(nèi)部的完善來說,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邊霞老師和東北師大姚偉老師點評的藝術教育專場來說。我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如何去找到我們優(yōu)勢學科的突破點。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是我們學校的優(yōu)勢:中國第一個學前教育學博士生導師屠美茹帶出了一批學前兒童藝術研究的優(yōu)秀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滕守堯,也為南師學前帶出了一批美學理論功底深厚的學者,等等緣由讓我們南師兒童美育具有深厚的底蘊。但是如何在這里找到研究的突破點,找到問題新的生長點,的確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問題。
短短的論壇讓我收獲良多,我很渴望還有機會參與到這種充滿學術魅力的討論中來,這種渴望突然在心底生長出來,我要精心的呵護,要努力創(chuàng)造它生長的土壤。
【范文二】
今天上午,我們有幸聆聽了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虞永平教授的關于“讓幼兒園課程回歸經(jīng)驗”的專題講座,讓我們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頒布十年重新解讀《綱要》帶給我們的震撼。
在虞教授引領下,我們對課程有了更深層面的理解和思考,尤其是對課程“五指論點”比喻,我的印象尤為深刻,他把課程的之間的關系比喻為血脈相連、相互滲透、有機結合的五個手指與手掌的整體關系,非常形象,印象深刻。
聽了虞教授的講座,讓我重新審視當今的原本課程還需注入那些被我們遺忘和忽視的元素,為了迎合家長,我們盲目跟風,忽略了幼兒園課程本身應該關注幼兒的經(jīng)驗取向;讓我們從新的視角重新看待幼兒園教與學的關系;良好的課程就是兒童幸福童年的保障;應該如何保證有質量的課程;如何讓幼兒已有經(jīng)驗與幼兒主動學習有機結合。這些都引發(fā)我們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虞教授告訴我們“教師蹲下身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蹲下心來”,同時為我們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參考書,不僅讓我們知道理解《綱要》需要實踐,更需要理論學習,兩點都非常重要,對我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我們的內(nèi)化、理解、升華,對我今后工作的推動必然是長期的、永久的,我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的努力今后會讓更多的幼兒能感受真正幸福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