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書尚不豐富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大多數(shù)孩子是伴著金斧頭銀斧頭、鷸蚌相爭、長發(fā)妹、投筆從戎、秦瓊賣馬、三打白骨精等故事長大的。
也正是這些故事,滋潤了一代代孩子的童年,幫助其完成了最初的人生啟蒙,一點點領(lǐng)悟到為人處事的道理,努力做一個孝敬父母、知恩圖報、懲惡揚善的人。在美好的童年時期,這些故事實則扮演了開蒙啟智、人生導師的角色,給孩子的未來引路。
26個神仙、57個歷史人物、11個文學經(jīng)典……翻開“漢聲中國童話”系列,之于成人,一個個熟悉的故事?lián)涿娑鴣,感覺很像再次回到童年時代,邂逅不同面目的人生導師,再次領(lǐng)略前人看待世界、人際交往、叩問人生的方式。之于孩子,則意味著走進一個充滿趣味、別有魅力的人文世界,慢慢知曉華夏民族的來歷、不同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追溯到中華文化誕生的源頭,從一個個成語由來、民間故事中,找到身為中國人的精神密碼。
“漢聲中國童話”系列名曰中國童話,更準確地說是中國故事??這些故事與安徒生、格林童話乃至現(xiàn)當代的張?zhí)煲怼⒈、湯湯等童話有著極大的不同,即在人物性格與命運之外,有更多中華傳統(tǒng)的東西,更多我們自身攜帶卻不覺不察的文化基因。這些故事就像我們每天吃的鹽與蜜,日久天長融入我們的身心,成為支撐精神的筋骨。
也許有人以為,當下童書豐富多樣,國外的故事已經(jīng)足夠精彩,孩子不再需要這些老掉牙的故事了。是這樣嗎?不久前《遼沈晚報》報道的,對某省會城市4萬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做十二生肖調(diào)查,有20%的學生將小烏龜作為生肖之一。事實或許有所出入,但孩子對傳統(tǒng)文化不知不問,折射出當下學校和家庭對孩子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缺失,真的應該即使補上這一課,讓孩子的心靈世界不再缺鈣。
事實一再證明,在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和沉迷電子產(chǎn)品的雙重壓力下,如今的孩子需要通過閱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了解腳下土地兩千多年發(fā)生的人與事,把握民族血脈的來處與去往。就像我給兒子哲哲讀三月里《黑夜里勤學的孩子》故事時,他對鑿壁借光的匡衡、囊螢照書的車胤、雪夜讀書的孫康等很感興趣,問我“爸爸,為什么前面故事里的匡衡看的是竹簡,而后面故事的車胤和孫康看的是書呢?”我引導他自己想答案,他思考片刻,告訴我,“我覺得啊,前面的故事發(fā)生時,還沒有發(fā)明紙,而后面紙就發(fā)明出來了”。
我很感謝這些不說教、不晦澀、不枯燥的故事,讓如哲哲一般的孩子們童年不再寡淡,并窺見了傳統(tǒng)文化的奧妙,看到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最終達到懷著自信和良善遠行的目的。實際上,這種希冀、這種情結(jié)是“漢聲中國童話”系列策劃人黃永松一直堅守的理念:一切文化的遠景,都奠基在扎實的兒童教育上,通過與別人的對話,讀別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對話,豐富自己的人生。
閱讀是用來豐富人生的,經(jīng)過中國故事的浸潤注定不一樣,孩子的內(nèi)心將因之豐盈起來,未來也將更豐富、更宏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