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伐趙
智伯率韓、魏二國伐趙。圍晉陽,決晉水而灌之。城下緣木而處,縣釜而炊。襄子謂張孟談曰:城中力已盡,糧食匱乏,大夫病,為之奈何?張孟談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無為責(zé)智士。臣請試潛行,見韓、魏之君而約之。乃見韓、魏之君,說之曰:臣聞之,唇亡而齒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趙,趙將亡矣。趙亡則君為之次矣。及今而不圖之,禍將及二君!二君曰:智伯之為人也,粗中而少親,我謀而泄,事必敗,為之奈何?張孟談曰: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圖之。二君乃與張孟談陰謀,與之期。張孟談乃報襄子。至其日之夜,趙氏將殺其守提之吏,決水灌智伯。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軍,殺其身而三分其國。襄子乃賞有功者,而高赫為賞首。群臣請曰:晉陽之存,張孟談之功也。而赫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圍也,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群臣無不有驕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禮,吾是以先之。由此觀之,義者,人之大本也,雖有戰(zhàn)勝存亡之功,不如行義之隆。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節(jié)選自《淮南子?人間訓(xùn)》
8.對下列各句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下緣木而處 緣:沿著
B.與之期 期:約定日期
C.不如行義之隆 。焊呱
D.美行可以加人 加:超過
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張孟談膽識謀略的一組是
①晉陽之存,張孟談之功也 ②臣請試潛行,見韓、魏之君而約之
③及今而不圖之,禍將及二君 ④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軍
⑤二君乃與張孟談陰謀,與之期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對原文的解說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智伯率韓、魏圍困晉陽,趙形勢危急,趙襄子找張孟談問計。張孟談提出了游說韓、魏,共謀對付智伯的計策。
B.張孟談先打消韓、魏二君的顧慮,再曉以利害,最終說服了韓、魏二君,為了三家共同的利益,聯(lián)合起來打擊智伯。
C.趙氏掘開大堤,水淹智伯,韓、魏攻其兩翼,趙襄子正面進攻,終于大敗智伯的軍隊,殺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趙襄子賞有功之臣,首先獎賞的不是張孟談而是高赫,臣子們不解。趙襄子解釋說,篤行忠義比戰(zhàn)勝存亡更可貴。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亡不能存,危不能安,無為貴智士。(4分)
(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圖之(3分)
(3)雖有戰(zhàn)勝存亡之功,不如行義之。3分)
參考答案:
8.A (緣,攀援,在這里可譯為爬上)
9.C(①是群臣為張孟談?wù)埞r的話,側(cè)面反映了他的膽識謀略;②張孟談?wù)埱笄巴髡f客,是他膽識謀略的直接表現(xiàn);③是他游說韓、魏二君的說詞,曉之以利害,是能說服韓魏二君的關(guān)鍵;④是趙襄子的行為;⑤張孟談的膽識謀略保證了談判成功;⑥是作者引《老子》的話,表明高尚品德的重要。)
10. B(原文是先曉以利害再打消顧慮,無 為了三家共同利益的信息)
11.(4分)
⑴國家面臨滅亡而不能使它保全,即將傾覆卻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們這批有智謀的人了。(存,安,貴各1分,句意1分)
⑵(3分)再說,情況相同的人應(yīng)該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應(yīng)該生死與共。二位君王還是仔細想想吧!(同情,其各1分,句意1分)
⑶(3分)即使有戰(zhàn)勝敵人,挽救國家的功績,也比不上施行忠義更讓人尊崇。(雖,隆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智伯率領(lǐng)韓、魏攻打趙,圍困了晉陽城,并挖開晉水灌淹它。(晉陽)城中的軍民爬上樹居住,懸掛著鍋來燒飯。這時趙襄子對張孟談?wù)f:(晉陽)城里人力已經(jīng)耗盡,糧食也十分缺乏,將領(lǐng)們也都疲憊不堪,怎么辦呢?張孟談?wù)f:國家面臨滅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危難卻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們這批有智謀的人了。請讓我試著偷偷出城,去會會魏、韓二家君王,和他們商談這件事。于是張孟談見到魏、韓兩君王,勸說道:我聽說:唇亡齒寒。今天智伯率領(lǐng)你們兩家攻伐我們趙家,趙家就要滅亡了。趙家如果滅亡,你們兩家就是下一個(要被滅亡的)了。如果不趁現(xiàn)在想辦法,災(zāi)難也很快就要落到你們兩家頭上了。韓、魏兩家君王說:智伯這個人,內(nèi)心驕橫而少恩寡情。我們的計謀如果泄露,事情就壞了,這如何是好?張孟談?wù)f:話從二位君王口中出,進入到我耳中,誰還會知道?再說,情況相同的人應(yīng)該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應(yīng)該生死與共。二位君王還是仔細想想吧!于是韓、魏二君王與張孟談暗中謀劃,和他商定舉事日期。張孟談就回城報告趙襄子。到了約定日期的夜晚,趙襄子(派人)殺了看守提防的官吏,挖開大堤(使水倒)灌進智伯軍營,智伯軍隊連忙堵水,一片慌亂。韓軍和魏軍從兩翼攻打過來,趙襄子又率軍隊從正面出擊,將智伯的軍隊打得大敗,殺死智伯,又將他的封地一分為三。趙襄子獎賞有功人員時,最先受獎賞的是高赫。大臣們提出問題:晉陽能夠保住,是張孟談的功勞。可現(xiàn)在卻是高赫獲首賞,這是什么緣故?趙襄子回答:當晉陽被圍困的時候,我的國家危難的時候,眾多大臣沒有不對我流露出輕侮驕傲的神情的,唯有高赫仍然未失君臣禮節(jié),所以我首先獎賞他。由此看來,義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戰(zhàn)勝敵人,挽救國家(存亡:使(將要)滅亡的保存下來),也比不上施行忠義來得高貴。所以《老子》說:美好的言辭可以博得尊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