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披見文公》寫寺人披說服了晉文公,使得國家又避免了一場動亂的事情。寬宏大量、不計前嫌、虛心納諫,晉文公正是具有了這些品德才逃過災禍,并終成霸主,而這也是《左傳》所宣揚的為君者的美德,并成為后代衡量君主是否賢明的標準。
【原文】
《寺人披見文公》
出處:《左傳》
呂、?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1)。寺人披請見(2)。公使讓之,且辭焉(3),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4)。其后余從狄君以田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5)。雖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猶在,女其行乎!”(6)對曰:“臣謂君之入也,其知之矣(7)。若猶未也,又將及難(8)。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9)。蒲人、狄人、余何有焉(10)?即位,其無蒲、狄乎!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11)。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眾,豈唯刑臣(12)?”公見之,以難告。晉侯潛會秦伯于王城(13)。己丑晦,公宮火。瑕甥、?芮不獲公,乃如河上,秦伯誘而殺之(14)。
【注釋】
(1)呂、?:呂甥,即前篇的陰飴甥。?芮,晉大夫,都是晉惠公的親信舊臣。晉文公逃亡在外時,惠公要殺死他,所以文公即位后,呂、?都怕被逼害。畏逼:害怕遭受迫害。弒:古時子殺父,臣殺君為弒。
(2)見:謁見。
(3)使:派人。讓:斥責。
(4)一宿:隔一夜。女:同“汝”,你。
(5)田:打獵。中宿:隔兩夜。
(6)?:衣袖。
(7)入:回到國內。其:在這里表示推測語氣。之:指為君之道。
(8)及難:遭遇災難。
(9)唯力是視:即“唯視力”,只看自己力量多大,就盡多大力量。
(10)余何有焉:和我有什么關系呢?
(11)齊桓公置射鉤:魯莊公9年,管仲奉公子糾與齊桓公戰(zhàn)于乾時,管仲曾射中齊桓公革帶上的鉤,后來他投奔齊桓公,齊桓公能聽鮑叔牙勸說,置射鉤之仇而不問,任用其為相。
(12)刑人:這里是披自稱,國披是受了宮刑的閹人。
(13)潛:秘密地。
(14)誘:誘騙。
【譯文】
呂甥、?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燒晉文公的宮室而殺死文公。寺人披請求進見,文公令人訓斥他,并且拒絕接見,說:“蒲城的戰(zhàn)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趕到,你馬上就來了。后來我逃到狄國同狄國國君到渭河邊打獵,你替惠公前來謀殺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趕到,你過了第二天就到了。雖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樣快呢?在蒲城被你斬斷的那只袖口還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說:“小臣以為君王這次返國,大概已懂得了為君之道。如果還沒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災難。對國君的命令沒有二心,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國君所憎惡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盡多大的力量。您當時是蒲人或狄人,對于我又有什么關系呢?現(xiàn)在您即位為君,難道就不會再發(fā)生蒲、狄那樣的事件嗎?從前齊桓公拋棄射鉤之仇,而讓管仲輔佐自己,您如果改變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驅逐的命令?這樣,要逃走的人就會很多了,豈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見了披,他把即將發(fā)生的叛亂報告了文公。晉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國的王城會晤商量應付的辦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晉文公的宮室果然被燒。瑕甥、卻芮沒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黃河邊上,秦穆公誘他們過河把他們殺了。
【簡析】
“讀史使人明智!睆臍v來的歷史故事中,我們應該已經讀出應該怎樣對待前年的仇敵。個性化的語言使我們看出了晉文公的寬容大度,捐棄前仇,化敵為友的胸懷。而寺人披又是隨機應變,機智善辯,足智多謀。對于晉文公,以前自己的攻打對象能夠毫無保留的訴說自己所知的情報,體現(xiàn)了待人的真誠,是何等的為人境界!文章雖然不長,但是精簡的筆墨描繪將來龍去脈得淋漓盡致,令人嘆服。
評價寺人披重耳歸宮,晉國換主,原文寫得不露聲色、平淡無曲,難道真的如此風平浪靜、相安無事、皆大歡喜、群臣恭賀嘛?答案顯而易見?峙掠行┤苏凑醋韵玻确夂钯n賞;有些人居功自恃,心懷鬼胎;有些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寢食難安;有些人圖謀不軌,蓄意謀反......每個人心里想的都不一樣,這個時候恐怕人人心里都繃著一根弦,表面不漏聲色,內心風起云涌。這時的晉國恐怕是烏云重重壓境,萬一處理不當,恐怕暴風驟雨傾襲,晉國治亂難料,前途未卜。其實寺人披其后的辯詞中也可略見一二“行者甚眾,豈唯刑臣”,可見局勢不穩(wěn)也。不過,從現(xiàn)在看來,我覺得那種局面挺有意思的。旁觀者便可說風涼話,而身處其中之人,冷暖自知吧。
所以,寺人披未必是大搖大擺的走到公宮,告訴重耳“我要見你”,或許他睡不著覺,吃不進飯,聽不進話,整天坐著想啊想、思啊思、愁啊愁也不一定,然后實在沒辦,既然陷入死地,干脆孤注一擲。所以這個兩次殺重耳未遂的人去見重耳時,背后可能藏著極大的勇氣、卓絕、惶恐與智慧。
然而也可能恰恰相反,那時有些人的考慮、想法、行為,現(xiàn)代人根本無從理解,只能嘆一句“不可能吧,怎會有這樣的人,杜撰歷史吧”。或許當時他絲毫沒有惶恐和卓絕的必要,他就認為認為自己毫無錯誤,只是盡職盡責,你怪罪于我只能說明你是昏君、是非不分,就算自己無辜被“昏君”殺死又何懼,死生皆命也,他擁有的全然是勇氣、智慧和一腔正氣。不過我覺得從他后面的語言來看,他當時得心情更像是這一種。不過,不管寺人披主觀是怎樣的態(tài)度和想法,客觀事實是他此一行生死未卜、前途難料。
“呂、?畏逼,將焚公宮而弒晉侯”,這不就是一種截然相反的處理方法嗎,或許他們還沒有寺人披那樣的得罪重耳,就如此猴急、恐懼,更加凸顯寺人披的與眾不同的選擇,超人的勇氣和信心。
再來看他的辯詞,“臣謂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猶未也,又將及難”,我覺得這更像是責備,潛臺詞“你說你這個老東西年齡這么大了,游歷了一番了,回到國家連為君的道理、方法、原則都不知道,白活了一生。再不讓我來教導教導你,你又要遭遇災難了,還不感謝我!碑斎凰氯伺退阍趦刃闹幸步^對絕對不會用如此不敬之詞,他應該是一個忠君、敬君觀念相當強的人,但我又覺得他的忠和敬和介之推的有所不同,待后述之。在此戲謔古人了,不過他的大概意思該如此吧。甚至暗示沒有我你將有災難了,你必須得見我,因為我好像知道了點什么似的。
“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蒲、狄乎?”他確實是以實際行動做到了“除君之惡,唯力是視”,晉獻公命他一天之內到蒲城殺重耳,他當天就到了,晉惠公命他三天之內到狄城殺重耳,他兩天就到了,“何其速也!”。他究竟是為君之憂還是為己之功,這是個不確定的問題,如果換成介之推,必定是前者,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君主之憂。但換成寺人披,有待商量。接著他甚至又提出“蒲人、狄人,余何有焉”,這兩句話可了不得,這可以說是對君主不敬,甚至有可能加重他的罪過,“你在蒲城、在狄城,就是蒲人、狄人,和我有什么關系?”用今人的話就是“我認你誰”。幸虧他遇到的是重耳,幸虧他處在的是春秋戰(zhàn)國那個言論相對自由的時代。在那個士人崛起的時代,士人可以口無遮攔,孟子大罵國君,國君還是把他置為上賓,以至禮待之。然后他更加狡猾“現(xiàn)在你當了國君,難道沒有在蒲或是狄那樣的反對者嗎?潛臺詞“如今你剛即位,更是局勢不定,我如此盡忠效力,我如此有能力,你難道就用不到我了?”這也是對自我的認定和肯定。讀古書時,常常感慨,今人整天在為著名和利算計這算計那,要是他們碰到了古人,怕是雞蛋撞石頭,他們的智慧和心計哪敵古人的萬分之一,連被整個男權社會瞧不起的女人們也比不上,就說引起這場風波的驪姬,今人誰有她的心計和手腕,所以還是別不自量力了,別讓古人笑話咱了。
“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眾,豈唯刑臣!”此時引經據(jù)典,更高明的是下一句,“你要是不同于齊桓公,我怎會讓你的命令受侮辱?”其一、就算前面有所不敬之處,此時已有所緩和,潛臺詞,“我知道啊,你和桓公一樣啊,都是明君。所以我才來見你!薄F涠、把重耳懸在一個很高的臺階上,下不來了,你要是不和桓公一樣、治我的罪,你就是昏君。為何?因為桓公之舉傳為佳話,世人推崇,你違反了,你該知道會背負怎樣的輿論了吧? 重耳此時就算不和齊桓公一樣也得和他一樣了,不計前嫌、任人唯賢吧。下面一句也很高明,“走的人怕是很多吧,難道只有我這個受過刑的人”。這是警告重耳,如今之勢你要妥善處理,你不要以為你趕走了我,你心里舒坦了,但是后患無窮,趕走我一人,你會失掉更多的人才。我勇敢,我做那第一人,現(xiàn)在人心惶惶,大家都隔岸觀火呢,你怎么處理我,直接導致他們會不會渡河來救火,這其中利益你自己好好衡量衡量吧,你自己就看著辦吧!”
這一番話置地有聲,重耳能不見否?估計他就算捉發(fā)、吐哺都得見。估計還得恭恭敬敬!拔也婚_竅啊,請您指教啊!睔v史事實證明他見是正確的,免于一難,否則可能流亡19年,連國君的寶座還沒坐熱,就得落個不得1好死。
這里有個花絮,寺人披,是個閹人,不知其由。是不是閹人聰明些,緣何這么多閹人留名青史?
孟子說只事一君叫小忠,不違背君主叫中忠,忠于道叫大忠。寺人披連小忠也算不得,我覺得介之推倒可以算的上是大忠,他忠于他信念中的道“天置重耳”。道是什么,糊里糊涂的,大概是規(guī)律,天道即是規(guī)律。古人信天命,重耳當君是上天注定的事,你們搞什么論功行賞。寺人披和介之推的出發(fā)點有本質不同。介之推,此人定是個善良、正義、無心計的人,他可以主動為君主割下大腿上的肉,但換作寺人披我覺得他不會如此做,除非君主強求,這樣的話,是誰都得從命呀。寺人披不是個死板的人,他聰明、靈活,如果比起心計、陷害,他絕對不會遜于人,所以他可以連事三主,毫不愧顏,可以認為自己一點也沒錯,他更注重是自己在世間的作為。換做是介之推估計面對有事二主的可能,他也會拔劍自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信仰,又有什么要責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