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的正面
大約二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觸時間管理時,培訓(xùn)師講述的一個例子和一個觀念至今仍印象深刻:
一個例子是發(fā)生在不同家庭主婦之間的不同澆開水泡茶程序,主婦甲是先燒水,水燒開了再洗杯子,洗好杯子再泡茶,前后耗用半小時。而主婦乙則是一邊澆水,一邊洗杯子。水一燒開,馬上就能泡,前后耗用二十分鐘。相比于主婦甲,少了十分鐘。
一個觀念是人們時常會迷失在“重要但不緊要”和“緊要但不重要”兩類任務(wù)的選擇中。低效率的人最愛做的選擇是“緊要但不重要”,比如,朋友打麻將三缺一,正在電話里催得緊,我得去;而高效率的人正好相反,總是理性地選擇那些“重要但不緊要”,利在長遠的事。
透過這里的一個例子和一個觀念,由時間管理帶來的正面影響,如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約時間等都是不言而喻的。
時間管理的片面
片面一:適度的時間管理當然是對的,因為沒有一個基本的工作效率和經(jīng)濟效益,就沒有一個基本的衣食無憂的生活保障。但凡事物極必反,過度的時間管理對那些視 賺錢為唯一快樂的工作狂來說也許無可厚非,但對我等蕓蕓眾生來說,一天、一周的勞碌之外,把時間管理丟到一邊去,隨心所欲地閑逛、閑聊、閑散一下也很必 要。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會休息才會工作么?
很遺憾,迄今為止的時間管理,基本忽略了這一點。除了給予無窮無盡的效率強調(diào)、無邊無際的時間利用外,鮮有從人文關(guān)懷的角度來談?wù)摃r間管理的,鮮有把適當?shù)?放松也當作時間管理的內(nèi)在組成部分的。你一年三百六十天,眼睛一睜就高度緊張,就盤算著怎么利用工作的、會議的、旅途的間隙,去使勁地擠海綿般地抓緊一切 車上、廁上、枕上的點滴時間去集腋成裘,去聚沙成塔。你的效率當然是高、高家莊的高,實在是高,但是你長時間地超負荷運行,你有一天轟然倒下了,你變成短 命鬼了,你人生的時間管理效率還高得起來嗎?
況且,你還得明白,那些時間管理大師們口中的高效率人士,他們的善用時間只是高效率的一個因素,甚至是一個次要因素。高效率人士的高,主要是因為聰明能干。 不信,你一個小時背不上十個單詞,明天不復(fù)習(xí),后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人家不說過目不忘,起碼一小時背上五十個,而且牢靠,你能夠跟人家比嗎?過去有一種傳 說,諸葛亮一步三計,曹操三步一計,中間整整差了九倍。曹操要什么樣的時間管理,才能趕得上人家諸葛亮呀?
片面二:原則上講,把“重要但不緊要”擺在“緊要但不重要”的前面誠然是對的。但具體而言,每個人因為內(nèi)在價值理念的不同,衡量一件事重要與否的標準也不一 樣。張三重要的標準是高、大、全式的無私奉獻,是三過家門而不入,是老爹臨死讓他回來看一眼他也要因為工作忙而顧不上,李四是家人第一,工作可以再找,老 爹、老媽、老婆不能再換。你說李四一定不對嗎?不能。
現(xiàn)在的勵志培訓(xùn),包括時間管理在內(nèi),有一種非常不好的趨勢,似乎天底下所有人,不管他或她是不是升官發(fā)財?shù)牧希家猛粋成功的標準去誘導(dǎo)。而他或她因為 貪婪的天性,也不問自己有沒有那個能耐,也一心要用升官發(fā)財?shù)臉藴嗜ネ约荷砩咸住=Y(jié)果自然是上了時間管理的當,身累、心累、累得半死,死不改悔。
時間管理的一面
這一面不是別的,是我的一面之詞,是我趙伯平個人在時間管理上的四點心得,拿出來與你分享。
一、努力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情。
我們快樂,我們開放,我們自信,我們思維敏捷,我們下筆如有神,反之亦然,我們郁悶,我們狹窄,我們疑惑,我們反應(yīng)滯鈍,我們半天敲不出一個字來,敲出來也是白敲。
所以,當你被負面的情緒包圍時,要么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看街上的千姿百態(tài),轉(zhuǎn)換一下注意力;要么找個親近的人談?wù),好好地釋放一下,千萬別一個人呆在屋里,自我沉陷。
二、正視令人心煩的難題。
人 生在世,我的原則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如果有人故意與你斗著干,你就大膽地迎上去。除非你茍且偷安,否則你躲不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某件事對你重要而且 難解,你決不能選擇放一放,選擇往后拖。你既然繞不過去,你就集中精力把它干掉,然后你才能靜下心來干其他事,你才有效率可言。
三、凡事想好了再做。
我文章寫到今天,已經(jīng)自己給自己制訂了一條規(guī)矩。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其次想要表達的東西新穎嗎?有價值嗎?再次怎樣的表達才合符邏輯、簡潔、生動、可讀?只有在這些問題一一被澄清后,才能動筆,才能事半功倍。
四、不打疲勞戰(zhàn)。
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雖然在中國婦孺皆知,但我堅決反對,堅決不認同。你想睡,你就趕緊睡。睡好了,腦子清醒,一分鐘頂昏昏欲睡時的十分鐘用,何樂而不為?
所以,為效率計,為健康計,務(wù)必不能硬撐,務(wù)必不能連續(xù)加班,務(wù)必不能熬夜。不管你能不能,反正我不能
作者:趙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