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稅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小到各種奉祿津貼,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都與“稅”緊密相連。稅無不與經濟實力緊密相連,征稅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國庫的空虧昌溢。稅,本無對錯。
以稅收宣傳月為主題的手抄報版內容資料圖片01
以稅收宣傳月為主題的手抄報版內容資料圖片02
以稅收宣傳月為主題的手抄報版內容資料圖片03 以稅收宣傳月為主題的手抄報版內容資料:
稅收征文
從原始社會,人類學會使用簡單貨幣,進行等價交換,到封建王朝建立,“稅”這個名詞就存在了。
稅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小到各種奉祿津貼,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都與“稅”緊密相連。稅無不與經濟實力緊密相連,征稅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國庫的空虧昌溢。稅,本無對錯。
孔子提出輕徭薄賦,實施“仁”政,秦始皇卻置之不聞,修阿房建皇陵,他一次又一次地提高稅收,不斷奴役人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民不聊生。于是乎有人高呼“苛政猛于虎”有人揭竿而起。殘暴的秦王把稅變成了奴役人民的枷鎖。
“輕徭薄賦”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是多少懷有雄心壯志的統(tǒng)治者的畢生追求。試想如果做到了,那將是一片多么壯麗美好的景象。就像唐太宗深刻地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愛惜民力,體察民情,減輕賦稅。他被萬人擁戴,后人景仰,一個強大的唐國巍然毅立于東方之巔。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稅像隨著車輪流動著的充滿靈氣的河流,或多或少,或干涸或泛濫,它,悄無聲息,卻又奔騰向前。
當英國走私鴉片的輪船停泊在中國港口,當八國聯軍侵華的鐵蹄踏入中國領地,固步自封的統(tǒng)治者們,享受慣了稅收帶來的奢靡生活。以“天國”自稱的他們卻在這時害怕了。他們向列強點頭哈腰、奉上金銀,卻向勞動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提高稅收,壓榨農民,搜刮民脂民膏。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紛至踏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無不都是割地賠款,提高關稅。稅像無形的吸血鬼般貪婪地吸取著中國人那所剩無幾的健康血液。
稅似一個老者,踏著滾滾紅塵,穿過槍林彈雨,繞過九曲黃河,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辛酸與奮斗。
進入21世紀,新時期,稅收變成了國家為實現其基本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國就有稅,只是今時不同往日,我們身邊的稅是國家通過稅收組織財政收入,為自身的存在和發(fā)展提供物質保障。有稅必有法,稅法是稅收的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希望小學、九年義務教育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有了瑯瑯書聲;各種補貼、低保傳達了黨和國家的暖暖愛意;高速公路、橋梁架起了城鎮(zhèn)間的騰飛和希望。這些不都是稅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真真切切的改變與實惠嗎?稅是一種社會變革,更是一種社會改革。
成也稅也,敗也稅也,稅是一種靈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