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招生計劃專業(yè)代碼和人數(shù)
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2022年招生計劃專業(yè)代碼和人數(shù)如下:法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為4人、軟件工程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為3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為3人、應用化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為2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為3人等,完整的招生計劃見下表。
二、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招生計劃和人數(shù)完整數(shù)據(jù)
1、2022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招生計劃和人數(shù)
招生省份 | 專業(yè)名稱 | 專業(yè)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shù)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湖南 | 法學 | 001 | 4 | 2022 / 本科 | 歷史+思想政治 | 歷史 | 4年 | 3820 |
湖南 | 軟件工程 | 002 | 3 | 2022 / 本科 | 物理+不限 | 物理 | 4年 | 4420 |
湖南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學習模式,即大一在南方科技大學交流學習,后續(xù)學年在青海師范大學學習)(赴南方科技大學交流)) | 003 | 3 | 2022 / 本科 | 物理+不限 | 物理 | 4年 | 4420 |
湖南 | 應用化學 | 004 | 2 | 2022 / 本科 | 物理+化學 | 物理 | 4年 | 4180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學 | 005 | 3 | 2022 / 本科 | 物理+地理 | 物理 | 4年 | 4180 |
2、2021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招生計劃和人數(shù)
招生省份 | 專業(yè)名稱 | 專業(yè)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shù)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湖南 | 法學 | 001 | 4 | 2021 / 本科 | 歷史+思想政治 | 歷史 | 4年 | 3820 |
湖南 | 應用化學 | 001 | 2 | 2021 / 本科 | 物理+化學 | 物理 | 4年 | 4180 |
湖南 | 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 | 002 | 2 | 2021 / 本科 | 物理+地理 | 物理 | 4年 | 4180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學 | 003 | 3 | 2021 / 本科 | 物理+地理 | 物理 | 4年 | 4180 |
3、2020青海師范大學在湖南招生計劃和人數(shù)
招生省份 | 專業(yè)名稱 | 專業(yè)招生代碼 | 招生計劃人數(shù) | 年份/批次 | 選科要求 | 科目 | 學制 | 學費 |
---|---|---|---|---|---|---|---|---|
湖南 | 經濟學 | 01 | 2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3820 |
湖南 | 人力資源管理 | 02 | 2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3820 |
湖南 | 應用化學 | 03 | 4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4180 |
湖南 | 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 | 04 | 3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4180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學 | 05 | 2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4180 |
湖南 | 生物技術 | 06 | 2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4180 |
湖南 | 統(tǒng)計學 | 07 | 5 | 2020 / 本二 | - | 理科 | 4年 | 4180 |
三、青海師范大學簡介
簡史 青海師范大學坐落于西海鎖鑰、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寧,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師范?茖W校,1958年升格為青海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青海師范大學。1997年后,青海教育學院、青海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青海省水利學校、青海省銀行學校陸續(xù)并入,共同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師范大學。地位 歷經65年的開拓進取,學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學科專業(yè)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大門類,是一所具有教師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具有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yǎng)項目單位”、教育部“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民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全國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